市九三学社: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石家庄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要分布在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和鹿泉经济开发区(省级),均为工信部认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区域内汇集了中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13所)和网络通信研究院(54所)等电子信息领域顶尖院所,通过连片发展、规模发展、集约发展,扶持培育了众多骨干企业矩阵。
一、强化政策引领
贯彻落实全省“1+5+5”文件精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第三代半导体等5个细分行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省制造强省办关于支持石家庄等5地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光伏等细分行业重点领域,从设计研发、推动项目建设、鼓励产品创新、培育优势企业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修订完善了《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和相关实施细则,从产业集聚、企业培育、科技研发、项目建设等方面,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引导激发广大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我局推荐3个项目申报省第三代半导体项目,获得省资金支持495.96万元;组织11家企业申报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共兑现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奖补项目38项,共计资金2200.3万元。
二、培育优质企业
一是积极培育单项冠军。着眼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优质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贯彻落实《关于鼓励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若干措施(试行)》和《关于支持培育(引进)规上工业企业的若干措施》,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给予奖励,引导企业走单项冠军之路。建立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重点进行监测、提升、培育。二是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坚持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大力培育专注细分市场、创新实力较强、配套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企业,继续深化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发挥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组织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推荐一批企业争创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为载体,加强政策宣传与精准对接,鼓励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目前,我市集成电路企业中,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瞪羚企业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中瓷电子)。
三、壮大集群效应
我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要分布在高新区和鹿泉区,鹿泉区聚集了中电科13所、54所、远东通信等一大批优势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2023年鹿泉经开区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区作为全市第一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依托诚志永华、通合电子等优势企业,以通信设备、光电显示、电子元器件、数据中心、大数据应用为特色,形成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特色软件与系统集成、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格局。我市依托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博威、新华北等骨干企业,巩固电子特种气体、碳化硅衬底、半导体外延片、溅射靶材等基础材料优势;发展硅片切割、芯片检测等半导体专用装备;加快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器件、微波射频、电源管理、高端传感器等专用芯片生产线建设;培育引进测试企业,补链光通信芯片测试设备,前瞻布局2英寸以上金刚石外延片等第四代半导体材料以及下一代集成电路产品制造和封测,加强卫星通信相关的射频芯片设计研发,形成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于一体,涵盖衬底、外延、芯片器件等完整产业链条。
下一步,我局紧紧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1+5+5”政策和我市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充分利用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平台,进一步推动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现集成电路向“芯”突破。
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