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石家庄市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的建议 ”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以来,石家庄市大力推进绿色工厂梯度培育,举办了绿色制造专题培训,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选确定了两个批次共计132家企业列入市级绿色工厂名单,积极引导市级绿色工厂对标省级绿色工厂标准开展绿色升级,其中31家企业已入选河北省2024年度绿色工厂名单,推荐50家企业申报列入河北省2025年绿色工厂名单。积极发挥绿色工厂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宣传绿色制造相关理念和要求,通过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等媒体展示绿色工厂的先进技术和典型做法,推广先进成熟经验,激发企业绿色制造的内生动力。目前,石家庄市已初步形成规范化、长效化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并受到省工信厅高度肯定,为全省各兄弟市树立了标杆。2024年,“钢铁厂CO2排放源低能耗碳捕集共性关键技术中试研究”“ 装配式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在超低能耗建筑中的适应性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得立项支持,全面提升了我市绿色制造领域创新发展。
2024年,石家庄市聚焦重点方向和领域,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支持作用,修订完善了《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产业扶持政策。政策明确: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的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企业,分别最高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的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园区,给予30万元奖励。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明确培育对象,推动区域协调绿色发展
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路径,积极稳妥推动企业、园区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将具备培育条件且有提升潜力的企业、工业园区列为培育对象,引导和支持培育对象对照相关标准要求,实施绿色化改造升级。
(二)深化主动服务,激发企业绿色制造内在动力
深化宣传培训,加强业务指导,消除企业的疑惑与顾虑,协助企业做好申报工作。鼓励发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引导企业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应用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推动企业主动担当,实现绿色转型。充分发挥绿色工厂的示范带动作用,搭建绿色制造宣传平台,宣传其在节能降碳、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提升绿色制造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绿色制造激励政策
一是优化奖补机制,让政策对企业而言更有“体感温度”。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市、县层面根据自身情况出台配套机制。引导金融资源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精准支撑,制定绿色融资项目评价规范,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为企业的绿色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供绿色信贷与金融支持,降低企业参与成本,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扶持企业绿色转型。做强产业园区,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园区能级,放大托管效应。鼓励符合条件的园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循环链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推动基础设施绿色转型等方式,全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二是实行绿色制造政策联动,发挥好政策“组合拳”的作用。推进有关部门依法依规积极运用财政、产业、土地、规划、金融、税收、用能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绿色制造水平提升。三是定期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政策条款,确保政策始终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有效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我市实际,加强对绿色制造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推进。
(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积极搭建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聚焦石家庄市优势学科和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情况,大力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积极申报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竞争前关键共性技术及技术标准研究,引领和带动相关产业绿色制造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提升了石家庄市绿色制造领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二是充分发挥科技计划项目的引领作用。在编制市级科技计划申报指南时,将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内容列入重大、重点研发计划。三是加大技术推广。帮助企业解决绿色制造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推动绿色制造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以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高耗能行业,培育孵化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
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