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淑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数字赋能开拓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局面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设数字化研发平台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在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产业聚集度等方面,均处于全国前列。在以往工作开展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平台创新体系,把建设数字化研发平台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加大支持力度。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领域共获认定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同时,为进一步服务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提升创新能力,市科技局启动了市级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新建生物医药领域市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省市相关部门协力推进,共同促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二、推进智能化生产改造
一是持续推进产业“智转数改”。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企业智改数转,对试点企业运用数字化软件产品、上云用云、购置必要数采设备以及咨询诊断等给予支持。神威药业开展打造“五年最前沿,十年不落伍”的智慧工厂,锚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全面引入工业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2023年,在获得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支持资金基础上,我市也拿出相应配套资金,将包括130家生物医药企业在内的600余家中小企业纳入“智改数转”计划,充分对接企业需求,逐步构建起数字化转型“标准+指南+规程+方案”的试点政策体系,助力企业树立数字化转型意识,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抢抓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
三、产业生态圈的构建
一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设立了200亿元的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每年10亿元的产业发展奖补资金,明确了全链条、全周期的扶持政策,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市科技局制定了《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石家庄场景--创新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三是研究出台了《石家庄市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石家庄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不同角度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引导企业实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项目、智能灯塔工厂、5G全连接工作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提升制药设备智能化水平。
四、健康、阳光的人才培养环境
一是省质量强省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2024年“助企引智”服务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助推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若干措施(试 行)》,市委人才领导小组、市委人才办印发了《石家庄市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政策措施》《石家庄市15条人才新政落实工作方案》,从政策措施和工作制度上,为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奖励。对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年度工资薪金收入在60万元80万元(不含)的,给予相当于其年度工资薪金收入的8%奖励,收入在80万元120万元(不含)的,给予10%奖励,收入在120万元及以上的,给予17%奖励,最高奖励50万元。三是发放购租房补贴。生物医药产业引进人才取得人才绿卡(B卡)的,自到我市工作或创业之日起5年内,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分别享受每月3000元、1500元、1000元的房租补助。在市域内购买首套自用商品房和存量房的,市财政分别给予博士30万元、硕士10万元、学士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购租房补贴实行网上受理,不见面发放。每季度末月受理一次,下一季度首月月底发放到人才手中。到我市企业工作或创业的,再分别给予博士5万元、硕士3万元、学士1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贴。
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