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对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46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7-23 13:17 来源: 【字体: 打印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石工信提案字〔2021〕第20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460号提案的答复
市民进: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引领产业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对我市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关注和关心,您的建议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作为一个内涵比较宽泛的概念,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石家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是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并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明确要瞄准“中国数字新城”目标,深入贯彻“1383”思路,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以打造数字经济生态圈为抓手,以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突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以“一核一圈多点”统筹数字经济生产力布局,逐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增强全市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市工信局主要职责是提出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在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市工信局主要负责“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任务。
近年来,市工信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战略部署,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以项目谋划为抓手,助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特色优势逐步显现,规模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目前,产业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鹿泉区(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两大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企业和产品:诚志永华的液晶材料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LED行业形成了从芯片制造到封装和照明产品较完整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科林电气、通合电子和旭辉电气在我国电力电子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培育了航天信息、中移全通、中科恒运、博岳通信、神玥软件等一批业务骨干企业,业务领域涉及政务、民政、节能环保、住房公积金、呼叫中心等各个行业应用。累计培育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两化融合类试点示范项目10个、河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两化融合类试点示范项目43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累计推动1200余家企业上云上平台。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山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现已展开运营。二期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为支持数字技术与我市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石家庄现代化制造体系,2021年4月30日,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了《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石密传〔2021〕25号)。
方案提出了主要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得到普遍推广,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初步建立,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争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达到5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6%,新增信息技术领域和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中心1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家,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工厂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万企上云。并提出六大类27分项重点任务和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全面布局未来5年内我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工作。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好我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谋划出台各年度两化融合工作要点,扎实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和评估、工控安全、项目培育、企业上云等重点工作,引导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希望您多调研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尤其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2021年6月2日
领导签发:李宗阳
联系人及电话:董立峰 联系电话:87852089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