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334号提案的答复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石工信提案字〔2020〕第24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十三届
四次会议第0334号提案的答复
市民盟:
您单位提出的关于“培植‘隐形冠军’企业,促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企业培育扶持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鼓励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全方位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市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0家。同时,我市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市立足各县(市、区)实际,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县域的需求为企业进行精准服务。仅2019年度,市工信局先后组织开展“百场万家”公益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对接、“金色阳光”法律服务等活动22场次,累计培训服务企业3700家(次),就企业融资、管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授课,并安排专业服务机构与企业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对接。特别是,为学习其他省、市先进经验和做法,市工信局先后组织部分企业到福州、厦门、无锡进行参观见学,帮助企业进一步开阔视野。
二、强化人才支持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政策制度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服务方式,大力引进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人才政策制度体系。我市先后研究制定了《石家庄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石家庄市人才绿卡管理办法》《石家庄市关于实施现代产业人才集聚工程的若干措施》等人才政策制度文件,对引进的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绿卡A卡,提供子女入学、配偶随迁、住房保障等15项便利化服务,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和200万元安家费补助,提供15项便利化服务;对引进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优秀毕业生,发放人才绿卡B卡,提供工商税务服务、创业扶持、住房保障等8项服务项目,5年内每月给予博士2000元、硕士1500元、本科1000元的房租补助,购买首套自用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购房补贴。对引进的其他本科及以上学历优秀毕业生,发放县(市、区)人才绿卡。目前,已发放A卡784张,B卡5790张,县(市、区)卡16517张。二是创新引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引才。深入开展进百校宣讲活动,组织宣讲组赴全国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进行宣讲,推介我市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实施“名校英才入石”计划,每年举办石家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邀请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重点院校毕业生参加。2019年11月举办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进场人数达到2.91万人,达成引才意向6886人,其中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4296人。坚持“柔性机制”引才,出台了《石家庄市柔性引才实施办法(试行)》,鼓励用人单位采取项目合作、挂职兼职、技术咨询、“周末工程师”等多种灵活方式引才。目前,全市共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5名。三是积极搭建平台,以平台载体引才聚才。依托“石洽会”、“廊洽会”、院士联谊会、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等平台,经常性开展高层次人才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高端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搭建引进京津人才智力平台,深化与北京亦庄、天津南开区等地人才交流合作,组织京津院士、专家“石家庄行”专题活动,先后邀请50多名院士、专家与以岭药业、科林电气、嘉诚环保等企业深度对接,解决技术难题200多个。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对新认定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为提升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科技局每年会聚焦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研究编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组织企业开展技术攻关。2020年,主要实施了“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和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四类科技计划。一些在细分行业内技术领先、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研发的科技项目被列入2020年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并给予了一定财政资金进行支持。如:河北东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卫星通信Ku~Ka频段大功率小型化发射机的开发”、河北苹乐面粉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TXPF200玉米选胚机”、人天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移动通信菱形电磁偶极子4制式基站天线研发”、石家庄圣泰化工有限公司的“苯磺酸酯系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开发”、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的“新型绿色混凝土引气剂的制备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等项目。下一步,科技局将以科技计划项目为支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升制造业自主研发能力,支持企业在细分市场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助力科技型小企业向隐形冠军方向发展。
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强力推进标准化工作。调整加强市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下发了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军民融合发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等工作文件,组织开展了标准化资助工作。二是强力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2019年我市企事业单位主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89项,主持制定了41项省地方标准;十三所参与完成了1项国际标准,2项国际标准获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EC立项。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开展,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在“4+4”现代产业等方面的标准供给不断增加,标准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日益凸显。三是开展标准宣贯与监督工作,组织对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标准化管理和双随机人员进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双随机抽查培训。结合新标准实施契机,组织开展标准宣贯,保证了标准的贯彻实施,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了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经济秩序。二是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更有效为我市企业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市市场监管局2020年设立了知识产权海外预警项目,用于资助企业在产品出口、技术出口或有出口需求、赴国外参加展会的企业,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警示和主动防范,更好地确定研究开发和产业发展方向,有效避免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和相应的损失。具体包括:帮助企业检索、收集、跟踪相关知识产权信息,提供定制化数据情报支撑;为企业提供相关知识产权的布局分析、侵权风险分析、投资环境分析等服务,提出应对潜在风险的策略和建议;针对可能或已经对产品出口、技术出口、境外投资、行业安全、国际声誉构成风险的海外知识产权问题,提供海外知识产权法律综合服务。三是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我市出台了《石家庄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1年)》,方案明确,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服务机构加强融合协作,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军民融合、特种钢材、精细化工等领域着力推动知识产权培育,开展知识产权研发布局,打造20个以上高价值专利组合,大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实施专利导航计划。发挥高新区特色产业优势,围绕石家庄“4+4”现代产业,聚焦生物医药、现代中医药、液晶显示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开展产业规划类导航项目10个。支持50家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开展企业运营类导航,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专利布局、专利预警与维权能力。目前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和专利导航项目已经专家评审确定拟立项项目,下一步按程序组织实施。
2020年6月22日
领导签发:黄进志
联系人及电话:李彬87851916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