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7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7-19 09:23 来源: 【字体: 打印

赵士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您提出的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战略性调整,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特色工业小镇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进产业配套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重点领域示范应用产业发展等4项建议契合当前市委、市政府构建“4+4”产业发展格局,对推进石家庄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市委、市政府把加速做优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作为推动省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4+4”产业格局中的重点产业之一,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这也为加快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一、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助力产业发展
为推进先进装备业发展,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2018年我市印发了《石家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专项实施方案,做大做强轨道交通制造业,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着力提升智能电网装备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培育机器人产业。围绕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推进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夯实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技术支撑。
市发改委持续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围绕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卫星导航、专用成套装备等领域推进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大力支持栾城区通用航空产业园发展,帮助申请省专项资金3000万元,建设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制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智能化生产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市工信局研究起草了《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方案》,并作为《加快“4+4”现代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石发〔2018〕12号)的子方案,由市委市政府于2018年4月9日正式印发。《工作方案》指明了未来我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明确要采取多项措施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出台《石家庄市加快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石工强办〔2018〕1号),提升我市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石发〔2018〕29号),政策包含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支持品牌建设、人才引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等,2019年市财政安排兑现品牌类奖励资金2357万元,支持工业转型升级资金2000万元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2000万元;《石家庄市改进和深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十条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建立支持融资担保发展机制,建立转贷过桥服务机制和贷款保证保险发展机制,支持企业上市再融资、发债融资,励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创新,2019年市财政安排预算资金3000万元推进各项政策落地实施;《石家庄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条政策》,2018年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43亿元;《石家庄市鼓励企业“走出去”促进外经贸稳定增长若干财政政策》(石政函﹝2018﹞54号)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设备引进和技术革新。
二、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打造品牌提升发展质量
积极开展“双问计”工作,做好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助力企业发展。组织我市科林电气、精进电动等5家企业参加河北省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活动,帮助企业提升装备制造能力。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举办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经营管理人员专题进修班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先进装备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助力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推荐申报的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获批2018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河北敬业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获批2018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与应用新模式项目;20家企业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冀凯河北机电基于计划体系优化的智能管理能力项目入选工信部2018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全省共3个);科林电气“互联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监控运维平台等7个项目于2017年被评为首批河北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凯普特动力“动力传动件产供销一体化协同管理”集成应用等8个项目入选省2018年“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试点项目(全省共40个,我市数量与唐山并列全省第一)。2018年,石家庄市完成新能源汽车推广任务实车7014辆,折算标准车12948辆,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84.6%。2018年10月,第一辆“石家庄造”的奇瑞新能源汽车下线,填补了我市新能源乘用车制造领域的空白,为石家庄市以中博汽车为新增长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再添强劲动能。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等3家装备企业荣获2018年(第四届)石家庄市政府质量奖组织奖。河北旭辉电气的旭辉牌自动跟踪消弧补偿及接地选线成套装置、河北晓进机械的晓进机械牌灌装封口设备等六大装备名牌荣登“2018年度石家庄市十大工业名牌产品”榜。
组织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评定申报工作,推荐申报的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CNG船货物系统、河北瑞欧消失模科技有限公司消失模自动浸涂工作站列入《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公告目录(2018年第二版)》。
2019年1-4月,我市完成新能源汽车推广任务4210辆(标准车),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5%。组织并推荐河北德容塑料包装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申报河北省数字化车间,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智能制造示范(园)区,目前正对接省工信厅,密切跟踪进展情况,争取申报成功。
三、区域带动作用明显
(一)鹿泉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经济实力强、科技水平高、节能环保的带动性项目入驻。同时发挥高创中心(孵化器)、电商园区(双创中心)、新智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的政策资金优势,积极引进中小微企业,对重点企业给予奖励,形成科学、合理、良好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为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及《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鼓励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改、研发、创新、知识产权、工业设计等方面给予鼓励和资金支持,切实解决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一是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作为河北省第一批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在大规模削减水泥过剩产能的同时,对现有的43家铸造企业统一进行技术、工艺、环保等提升改造,不断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升传统产业自动化、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力提升工业企业发展实力。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目前,科林电气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已通过评审,并申报通过工业设计成果转化项目。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购买设计服务提高产品质量、改造和提升产品外观。目前已将科林电气、奥特威力公司上报省工信厅支持购买相关设计服务。三是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不断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全区共申报125家各个级别研发机构,有效提升研发人员素质和企业研发水平。10项技术改造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其中,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移动通信GaN功放芯片和中低压高可靠碳化硅封装线项目获工业转型升级和省工业强基工程支持;河北中瓷电子有限公司新型元器件封装产业化扩建项目获省技改资金支持。
(二)藁城区以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结构优化为主线,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以科一重工机器人、中农博远农机装备智能工厂等项目为龙头,依托中农博远、凯普特动力、聚力特机械、天人化工、新四达电机、宏昌天马等企业,推进机电一体化、敏捷制造、网络制造、及时制造等先进技术,加快数控通用设备、激光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的产业化规模化,强化藁城省会装备制造中心核心主导地位。加快建设翼辰实业与铁科院合作推进的创新产业园,培育壮大高铁及重载铁路装备配件产业集群;加强与京津冀轨道交通企业、院校、园区等合作,探索建立轨道交通设备产业联盟。加快发展智能农林机械,重点发展大型高效收获机械、大型高档农机具、小型智能化农机、粮食机械、喷灌设备等设施农业装备,支持发展满足粮食生产网络化、可视化、可追溯要求的特种智能化农业机械,开发粮食和农副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以及物流成套设备。推动产业向生产智能化、装备成套化、产品高端化加速发展。
(三)2019年,栾城区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在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领域实行精准招商。
通用航空方面:做好航空小镇建设工作。此项目由石家庄市宏泰产业市镇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小镇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7亿元,主要发展航空配套制造、商业休闲、航空培训、航空文创体验和会展销售五大产业板块,已开工建设面积1850亩,占总面积(4.68平方公里)的26.35%,已竣工面积约500亩。成功引入中航电测和飞行者之家项目,并完成正式合作协议签订。
轨道交通产业方面:围绕“石家庄地铁栾城造”目标,积极参与石家庄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在车辆制造和检修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以中车轨道交通公司为主体,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保障2、3号地铁车辆实现顺利生产交付,盯紧市场,为参与石家庄市4、5、6号地铁建设做好准备,积极引入中车城轨大部件配套和碳纤维新技术新材料生产企业落户园区,形成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以“石家庄新能源汽车栾城造”为目标,紧抓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调整重大机遇,鼓励帮助奇瑞、中车两个企业跑办落实乘用车和商用车生产资质,使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资源优势真正落户我区,形成龙头。协助企业在拓展市场、政府采购、政策补贴等方面争取支持。同时,加快欧洲产业园项目引入,提升产业核心部件配套能力,打造产业集群优势。
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方面:规划建设神威产业园、石药产业园,加快同福大健康食品城、华讯方舟食安基地、永和豆浆总部基地、凯隆达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条,全面推进医养健康、保健食品、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四大功能区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职能紧紧围绕加快“4+4”现代产业发展,按照“夯实发展基础、释放发展活力、集聚发展势能、提高发展质量”的总要求,以着力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突破口,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等领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培育龙头、推进聚集”发展原则,持续推进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二是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企业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化和产业化。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申报、落实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等政策,逐步建成以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结构优化为核心特征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三是加强协调配合,用足用好当前国家和省、市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各项政策,积极为企业发展搭建服务平台。
2019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