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石工信提案字〔2022〕第47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十四届一次会议第617号提案的答复
石永贵委员:
您提出的“大力推动非遗食品产业化,助力打造千亿级食品产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食品工业产业现状
2022年全市现代食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85家,1-6月,全市有规上食品制造企业185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增速位居全市七大产业第二位;1-5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94.4亿元,同比增长16.6%;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64.5%。培育了1家省级科技领军企业,111家食品制造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1500余家中小微食品企业和9个中国驰名商标,以及一大批省市名牌产品。拥有君乐宝乳业、益海(石家庄)粮油、中粮饮料、三元食品、同福健康、惠康食品、一然生物、洛杉奇食品等20家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农副食品、中高端乳制品、肉制品、酒饮料、保健特医食品、“老字号”特色食品、调味品等门类齐全的食品工业体系。
二、今年以来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情况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扶持优势企业。尤其是张超超书记调研时明确提出,做优传统产业,推进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同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支持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石办字〔2022〕3号),措施明确指出依托全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以惠康食品、同福集团、双鸽、丰树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绿色生鲜、主食系列、风味肉制品、预制菜品和营养餐,充分发挥“金凤”中华老字号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布局中央厨房,打造省会“绿色后厨”;《关于支持现代食品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相关实施细则的通知》(石政办函〔2022〕9号)《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推进现代食品产业尽早突破202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石食领办〔2022〕2号)《石家庄市推进现代食品产业倍增工作方案》相继出台的各项政策,均体现了鼓励企业做强做大,给予行业龙头企业政策支持。2022年3月,奖补现代食品产业35项,奖补资金1451.1万元,其中,奖补拥有非遗食品品牌企业石家庄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54.9万元。5月26日根据市五大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启动了2022年第二批现代食品产业奖补资金项目征集工作,经评审,拟奖补现代食品产业39项,拟申请资金1135.7万元,其中奖补拥有非遗食品品牌企业石家庄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46.3万元,目前已呈报市政府。
三、推进我市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一)扎实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健康、安全、可口、特色、品牌”总定位,以最大优势赋能、最优规划引领、最强配套保障和最高项目质量,将现代食品产业园打造成国家功能性食品新高地、京津冀现代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省会现代食品产业集群示范区。藁城区产业园总体规划范围16平方公里,已完成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设计和专家评审,修改完善并提请市规委会审议。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初步设计,预计6月下旬完成工程招标开工建设;2条10千伏线路改迁正在进行排管开挖,力争6月底全部完工,110千伏线路改迁预计9月底完工;完成支路三、支路四、经一街、祥云大街、梦龄大道5条道路施工图的设计,并已进场施工。目前,藁城区已经汇集了一批项目信息,形成了一批招商引资初步成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一批。持续推进栾城区现代食品产业园规划建设,现已入驻包括河北同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6家规上企业在内的30家重点食品企业,引导更多食品企业入园发展,切实发挥园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完善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等优点,打造现代食品产业园中园。
(二)加大招商项目建设力度。根据工作安排,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沟通建立了常态化联络机制。并与市企业联合会共同谋划了“携手共创、未来可期——聚焦五大千亿级产业,石家庄企业家招商联合行动”系列活动;全力协助引进现代食品产业项目和拓展食品领域客商项目资源;持续推动巴龙集团食品互联网国内外双循环项目和协助鹿泉区引进总投资2亿元的中鸿记食品加工、仓储物流项目。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全力支持同福集团总部及同福共享项目落户石家庄,全力支持总部企业在石发展、做大做强,6月9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支持总部企业及项目落户石家庄的工作措施(审议稿)》情况汇报,目前已完善内容做为市政府合作协议(市投促局牵头)附件落实执行。
(三)产业生态圈逐步建立。组织藁城区、正定县、栾城区、鹿泉区等重点县(区)开展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高端专业机构对接活动,围绕园区规划、产业评估、龙头培育和品牌推广等进行广泛深度合作,形成了《共同推进石家庄市千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石家庄市区域食品产业特色与竞争力评价和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地标型企业评估一系列工作。
(四)质量品牌效应显现。培育优势品牌,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强化注册商标、原产地标记产品保护,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挖掘企业文化内涵,讲好品牌故事。鼓励食品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和“特色食品万里行”活动,开展“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创建,开展食品产业及“食品名企”的培训、宣传、推广、交流活动等,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按照“健康、可口、安全、特色、品牌”的要求,树立行业标杆,带动品牌建设、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充分发挥“金凤”等中华老字号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推动“金凤”肉制品等品牌企业做大做强。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支持非遗食品企业的发展壮大,推动非遗食品的预包装食品化、工业化和标准化,支持非遗食品企业入驻现代食品产业园,致力打造千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食品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真诚欢迎广大政协委员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对我市现代食品产业发展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7月25日
领导签发:黄进志
联系人及电话:崔涛 87851872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