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2-10-18 16:08 【字体: 打印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石工信提案字〔2022〕第30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十四届二次会议第519号提案的答复
杨立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工业新产品,壮大我市‘主导产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
《石家庄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鼓励重点企业研发投入。推行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对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的规上科技型企业,对上一年度享受优惠的实际研发投入新增部分,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按5%予以补助,年度最高补助500万元。同时,不断创新科技金融服务。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推动政府股权基金投向种子期、初创期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科技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融资,引导企业科技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融资服务,支持县(市、区)融资担保公司开展“科技政策贷”业务。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拓展科技创新券覆盖范围。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组建科技金融服务联盟,为科技型企业融资、并购、重组、上市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服务。
二、以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为中心,实施战略性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计划
《石家庄市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以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为中心,实施战略性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计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
在生物医药领域,着力打造新药创制、首仿药研发完善创新链和服务链,形成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到生产制造的全链条集群发展模式。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充分发挥驻石国家骨干科研院所及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作用,强力培育上下游系统集成、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测试、制造与应用集群,强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
三、统筹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近年来,市政府坚持创新引领,认真落实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方向,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具体工作的重要抓手,统筹协调推动数字经济工作有序开展。为不断增强我市数字经济竞争力,扶持我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推动我市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集聚化发展,市发改委牵头起草了我市《关于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4月2日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该措施。其中,在支持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方面,鼓励企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智慧农业、智能商贸物流、跨境电商、智慧教育、数字健康、数字文旅、数字金融、智慧公安等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发展,开展示范应用,对符合省、市有关政策的示范应用,经有关部门认定后,优先支持申报示范应用。
在支持软件产品应用和服务方面,加强检验认证平台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开发一批具有行业特点、技术优势的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系统。鼓励工业技术软件化,支持面向特定行业、场景的工业APP开发应用。鼓励软件企业通过标准认证与评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CMMI)高等级认证、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评估,对符合省级相关资金申报条件的企业予以推荐支持。推动关键软件技术突破、软件产业生态构建。鼓励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成立专业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社会化的软件业务和系统集成。
四、提升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市政府始终把提升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我市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以科技项目为支撑,围绕推动工业新产品研发,面向制药、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精益生产、制造物联、制造服务、协同制造、生产过程仿真与智能化等数字化综合管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推动工业企业创新发展。2021年开展了“棒材标牌在线制备与机器人焊接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智能化磁悬浮制瓶机的研发”、“北斗全球信号多通道抗干扰射频芯片研究”、“智能集成式配电成套装置关键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于5G系统的GPS、北斗授时信号智能分路器”、“交通流量智能网关设备研发项目”、“地面移动机器人集群定位与规划技术研发”等43个项目的研究开发,安排科技计划项目资金1693万元。通过项目实施,攻克了一批填补国内空白关键技术,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工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抓好选苗、培训、辅导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各环节,采取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调动工业企业申报和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相关政策落地落实,持续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不断激发工业企业发展动力和潜力,加快工业新产品产业化进程,推动我市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加快构建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6月24日
领导签发:边新立
联系人及电话:张秋来 87852331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发改委,市科技局。